1.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的引入
從穩壓管穩壓電路的工作原理可知,穩壓管是靠改變它所取的電流來進行調節的,它的調節范圍是Izmax~Izmin。當電網電壓不變時,負載電流的變化范圍也就是穩壓管電流的調節范圍,但這個變化范圍有所限制,如何擴大呢?當然首當其沖的想法就是在負載前串一個可變電阻,我們可以調節可變電阻的大小來改變加到負載上的電壓,以保持輸出電壓的穩定,而這個“可變電阻”如何實現呢?在實際電路中,我們是用晶體管代替可變電阻來實現自動調節的。其思想是:共集電極電路在三種基本組態電路中的輸出電阻最小,輸出電壓最穩定。如果在共集電極電路基礎上再引入系統的串聯電壓負反饋,則輸出電阻會進一步減小,輸出電壓會進一步穩定。
串聯型穩壓電路由基準電壓源、比較放大電路、調整電路和采樣電路四部分組成 。
2.串聯穩壓電路
如圖7.13所示。圖中DZ和R組成穩壓環節,用于產生基準電壓。T是晶體三極管。
穩壓過程:
由上述穩壓過程可以看到,該電路構成了一個閉合的負反饋系統,三極管T是起調整作用的,所以叫做調整管。因調整管和負載是串聯的,因此叫做串聯型穩壓電路
該電路與穩壓管穩壓電路相比較,其優點是輸出電流大,且輸出電流變化范圍大。在穩壓管穩壓電路中,負載電流的變化量要由穩壓管電流變化量補償,而在串聯穩壓電路中,穩壓管只需提供基極電流變化量,負載電流變化量則為基極電流變化量的(1+ )倍,因此負載電流可以較大。該電路的缺點是輸出電壓不能調節。此外,由于調整管的作用是依靠偏差△ UBE=UZ—△U0來實現的,因此必須有偏差才能調整,所以Uo不可能達到絕對穩定,只能基本穩定,因此電路的穩壓性能較差。
若將偏差放大后再去控制調整管,那么調整管的作用就會大大提高,從而提高電路的穩壓性能,由此引入具有放大環節的穩壓電路。
3.具有放大環節的串聯穩壓電路
(1) 電路
圖7.14是具有放大環節的串聯型晶體管穩壓電路的原理圖。
它的輸入電壓UI是由整流濾波電路供給的。電阻R1和R2組成分壓器,其作用是把輸出電壓的變化量取出一部分加到由T2組成的放大器的輸入端,所以叫做取樣電路。電阻R3和穩壓管DZ組成穩壓管穩壓電路,用以提供基準電壓,使T2的發射極電位固定不變。晶體管T2組成放大器,起比較和放大信號的作用。R4是T2的集電極電阻,也是T1的偏流電阻。從T2集電極輸出的信號直接加到調整管T1的基極。
由圖7.14可以看出,具有放大環節的串聯型晶體管穩壓電路是由調整元件、比較放大、基準電壓和取樣電路等幾部分組成的。它的方框圖如圖7.15所示。
(2) 工作原理
穩壓電路的穩壓過程是這樣的:如果由于電網電壓降低或負載電流加大使輸出電壓Uo降低時,通過R1和R2的分壓作用,T2的基極電位UB2下降,由于T2的發射極電位UE2被穩壓管DZ穩住而基本不變,二者比較的結果,使T2的發射結正向電壓UBE2減小,從而使T2的Ic2減小和UC2增高。UC2的升高又使T1的IB1和IC1增大,UCE1減小,最后使輸出電壓恢復到接近原來的數值。以上過程可以表示為
Uo↓→UB2↓→UBE2↓→IC2↓→UC2↑→IB1↑→IC1↑→Uo↑
同理,當Uo升高時,通過負反饋作用使Uo基本保持不變。
很顯然,當放大器的放大倍數越大時,輸出電壓的穩定度就越高。
(3) 輸出電壓的大小和調節方法
在圖7.14中,若忽略T2的基極電流的影響,則有
上面所討論的串聯反饋型穩壓電路存在一些缺點,而相應地幾種改進電路,這里我們綜述如下:
①電網電壓波動引起Ui波動時,將通過放大管集電極電阻R4影響調整管的基極電位,并引起輸出電壓Uo的波動。由此引進帶輔助電源的串聯穩壓電路。
②當環境溫度變化引起放大管T2靜態工作點漂移時,將引起輸出電壓的不穩定。由此引進差動放大電路代替T2進行比較放大。
③當負載電流變化較大時,調整管基極電流的變化也相應較大,勢必要求放大管T2的集電極電流也要有相當大的變化范圍,一般小功率三極管較難實現。由此采用復合管代替調整管。
④增加集電極負載電阻R4可增加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但同時會使調整管得不到合適的靜態工作點,而使穩壓電流不能正常工作。由此我們可采用恒流源負載代替R4。
⑤當負載電流過大或負載短路時,流過調整管的電流也大,并承擔全部輸入電壓,極易超過調整管的額定功耗值而燒毀,因此,我們引入限流型、截流型等保護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