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路結構上說來, PN 結是一種特殊的材料接觸結構:將 P 型半導體以及 N 型半導體以特定的工藝進行原子級結合就可以形成 PN 結, PN 結有這 樣的特點:因 P 型半導體中的空穴、 N 型半導體中的電子互相“滲透”會形成一個接觸電場,方向為從 N 端指向 P 端。當分別在 P,N端加上電壓時, PN 結將表現出寶貴的單向導電性: P 極加正電壓, N 極加負電壓時接觸電場被削弱, PN 結導通; N 極加正電壓, P 極加負電壓時接觸電場被增加,導致自由電子無法通過。在 PN 正向導通時,因接觸電場的存在,將會在結上形成一固定壓降,硅 PN 結的壓降一般為 O . 6V 左右,鍺材料結的壓降為 0 . 3 一 O . SV 左右。鍺材料的溫度敏感性很強,其穩定性遠遠不如硅材料。 PN 結示意圖如圖1 . 1 :
PN 結的典型 V/I 特性曲線如圖 1 . 2:
這是典型的 PN 結伏安特性。可見 PN 結在加以很大的反壓時可以突然導通,導通電阻很小,導通電壓為 vl , 在加以正壓時,在一個比較小的電壓上[ V2 ] , PN 結也開始相對緩慢導通。于電壓 Vl 處的導通稱為反向擊穿,擊穿后若對電流不加以限制,很容易使 PN 過流燒毀,但電壓 Vl 比較穩定,這個特性被運用于穩壓。 VZ 處的導通稱為正向導通,其電壓對于硅管說來為 O . 6V 左右,對于鍺管說來為 0 . 3 一 O . SV 左右。 Vl 的電壓大小可以通過半導體加工工藝來改變,可以做到幾伏到幾千伏。在 PN 區分別接上歐姆接觸電極,就構成了各種“二極管”。 PN 結的反向擊穿從機理上說來有兩種:齊納擊穿和雪崩擊穿。
圖 1 . 2 PN 結典型伏安特性
在攙雜濃度較高的條件下, PN 結的寬度很小,較小的反向電壓就可以形成很強的結內反向電場。若電場強度超過 10e6V / m 時,有些共價鍵上的電子會被電場力拉出,載流子迅速增加。這種擊穿被 Zenar 發現,其擊穿電壓與電流的關系不大,也就是說電壓較穩。這種現象稱為齊納擊穿。在 PN 結寬度比較寬時,較高的反向結電壓還不能產生過強的結內電場,但是由于載流子穿過結的路程比較長,不斷被電場加速,將其它價電子“撞”出了共價鍵,產生新的電子一空穴對,這些載流子又去撞其它共價鍵不斷產生“鏈式”反應,最后導致 PN 結反向電流劇烈增加。這種現象稱為雪崩擊穿。一般對于反壓小于 4V 的擊穿稱為齊納擊穿,反壓大于 7V 的稱為雪崩擊穿,兩者之間可能兩種模式都存在。不管是哪種擊穿,若擊穿電流不加外界限制,最后都會因結溫度過高而毀壞,若有外界電流限制,兩種模式都不會損壞 PN 結。從器件內“ PN結”的數目看來,二極管屬于單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