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工作原理簡述如下:
圖中輸入信號uS(t)為AM調幅波,RC并聯網絡兩端的電壓為輸出電壓u0(t),二極管D兩端的電壓uD=us- u0 。當uD>0時,二極管導通,信源uS通過二極管對電容C充電,忽略RS的影響,充電的時間常數約等于RDC。由于二極管導通電阻RD很小,因此電容上的電壓迅速達到信源電壓的幅值。當uD<0時,二極管截止,電容C通過電阻R放電。若選取RC的數值滿足
當下降到重新出現uD>0時,二極管又導通,電容又被充電到uS的幅值;當再次出現uD <0時,二極管再截止,電容再通過電阻放電。如此充電、放電反復進行,在電容兩端就可得到一個接近輸入信號峰值的低頻信號,再經過濾波平滑,去掉疊加在上面的高頻紋波,得到的就是調制信號。充放電過程如圖9.11所示。
由于這種電路利用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同時輸出電壓與輸入信號的包絡一致,且輸出電壓與輸入信號的峰值接近,所以我們稱之為二極管峰值包絡極波器。
二極管峰值包絡檢波電路中,存在兩種特有的失真 惰性失真和底部切割失真。為了提高檢波效率和濾波效果,我們希望電路中RC時間常大,但RC值并不是越大越好,因為若RC值過大,會使放電速度過慢,使得輸入電壓的下一個正峰值來到時仍小于電容兩端電壓uC,從而造成輸出電壓在輸入信號包絡下降區間內跟不上包絡的變化,至使二極管在一段若干高頻周期內不導通,產生失真,這種失真是由于電容放電的惰性引起的,故稱為惰性失真。還有一種失真是底部切割失真,它主要是由于檢波器的低頻交流負載電阻與直流負載電阻不等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