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位計結構及工作原理
電位計結構及工作原理
電位計(potentiometer)或稱(電壓計),也稱為“pots”或可變
電阻器,通常被制造成不管使用多久均能維持原有的特性,若當位置
傳感器使用,電位計可以是直線或旋轉式位置傳感器。電位計輸出一個電壓值,其正比于沿著可變電阻器之滑動器的位置。因為溫度變化、磨耗及滑動器與可變電阻器之間的污垢均會造成電阻變化,影響電位計的精度,因此,電位計有太低的準確度。由于材料的發展,特別是在導電性塑料,使得電位計在使用很長時間后仍可以維持原有特性,同時也改進它們的性能。
電位計的缺點:
1. 精確度不佳,不能做為精密伺服控制(如機械臂的主要位置回授裝置。
2. 電刷移動時和電阻保持接觸而引起磨損。
3. 電位器輸出會受環境影響。
4. 需要模擬至數字轉換裝置,方能提供數字輸出給
控制器(
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