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集電極電流是周期性非正弦波、是不連續的,但輸出電壓卻是連續的。如果從能量交換的角度來解釋當ic=0時為什么還會有輸出電壓。這是由于選頻網絡是由LC并聯電路構成,當ic=0時,L與C支路電流并不為零,只是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而已。說明此時回路正在進行著電場能量與磁場能量的交換,所以輸出是不斷的,連續的。當然如果輸出回路是一電阻網絡,自然不會出現這種現象。需要說明的是工作于功率放大器中的選頻網絡,為了適應輸出較大功率的要求,通常回路的品質因數都較低,一般在10左右。
由于輸出回路調諧在基波頻率上,輸出電路中的高次諧波處于失諧狀態,相應的輸出電壓很小,因此,在放大電路的輸出功率Po等于集電極電流基波分量在負載R上的平均功率,即諧振功放中只需研究直流及基波功率
2.電源供給功率(PE)
電源電壓UCC與流過UCC的集電極電流ic的直流分量IC0的乘積,用PE表示,即Pe=Ucc*Ico
(6.25)
3.集電極管耗(PC)
電源供給功率PE與輸出基波交流功率Po之差,用PC表示,即
Pc=Pe-Po (6.26)
丙類放大器的工作狀態
人們根據是否進入器件的截止區,以及進入截止區的深入程度,把放大電路分為甲類、乙類、甲乙類和丙類四種工作狀態。在丙類放大器中,有時需要進入晶體管的飽和區,以獲得人們期望的某種結果。因此,又根據是否進入器件的飽和區,以及進入飽和區的深入程度,把丙類放大器分為欠壓、臨界和過壓三種工作狀態。
由分析得知,丙類放大器的器件是否進入飽和區與電源電壓UCC、基極偏置UBB、輸入信號幅度Uim以及負載電阻R有關,當它們取不同數值時,可使丙類放大器工作于不同狀態。為說明問題,現假定UCC、UBB及R不變,僅輸入信號的幅度Uim變化(由小到大),丙類放大器的工作狀態將歷經怎樣的過程呢?
丙類放大器的器件,其轉移特性曲線如圖6.22(a)所示。在考慮到飽和區后,其折線由三段構成。當輸入信號的幅度由小到大變化時,如圖(b)所示。
經作圖得到所對應的集電極電流波形,如圖(c)所示。可見,當輸入信號幅度Uim 較小時,信號的動態范圍局限在截止區與放大區內,集電極電流為較小的尖頂余弦脈沖,通常稱這種工作狀態為欠壓狀態。隨著Uim的增大,尖頂余弦脈沖的幅度Im也在增加,當Uim增大到飽和區邊緣時,尖頂余弦脈沖的幅度達到最大值,稱這時丙類放大器工作于臨界狀態,如圖(c)所示。如果繼續增大Uim,將使信號的動態范圍進入飽和區,經作圖可以看出,此時得到的集電極電流的波形,將出現下凹,產生嚴重失真,這是由于輸入信號幅度過大引起的,在飽和乃至深飽和情況下,基極電流變大,基極注入的空穴與發射極進入基區的電子大量復合,使集電極收集到的電子減少,于是ic下降,所以稱這種狀態為過壓狀態。
可見,丙類放大器隨輸入信號幅度由小到大的變化,工作狀態由欠壓經臨界而進入過壓。同理,當UCC、UBB、Uim不變,僅改變負載電阻R,也將經歷這三種工作狀態。
顯而易見,從輸出功率和效率的觀點來觀察時,丙類放大器多工作于臨界狀態,這樣既可獲得最大功率輸出,又能達到較高的效率。欠壓狀態由于Im較小,其輸出功率和效率不高,很少采用;而過壓狀態由于集電極電流產生嚴重的非線性失真,亦很少采用,即使應用也大部工作于弱過壓狀態,即剛剛進入飽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