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萬用表R×1Ω檔,測量繼電器常閉觸點的電阻值,正常值應為0。再將銜鐵按F,同時用萬用表測量常開觸點的電阻值,正常值也應為0。若測出某組觸點有一定阻值或為無窮大,則說明該觸點已氧化或觸點已被燒蝕。
(2)檢測電磁線圈的電阻值:
繼電器正常時,其電磁線圈的電阻值為25Ω~2 kΩ。額定電壓較低的電磁式繼電器,其線圈的電阻值較小;額定電壓較高的繼電器,線圈的電阻值相對較大。表1是常用的Jzc-21F型超小型直流電磁式繼電器(O.3 w)的主要參數,供選用和測量時參考。
規格
| 額定電壓
| 線圈電阻值
| 吸合電
| 釋放電
| 接點負荷
|
代號
| (DC)/V
| /Ω(±10%)
| 壓/V
| 壓/V
| |
3
| 3
| 25
| 2.25
| O36
| 直流28v(3A)或交流120v(3A)
|
5
| 5
| 70
| 2.75
| O.6
| |
6
| 6
| 100
| 4.5
| O.72
| |
9
| 9
| 225
| 6.75
| 1.08
| |
12
| 12
| 400
| 9
| 1.44
| |
24
| 24
| 1600
| 18
| 2.88
| |
48
| 48
| 6400
| 36
| 5.76
|
將被測繼電器電磁線圈的兩端接上0~35 V可調式直流穩壓電源(電流為2 A)后,再將穩壓電源的電壓從低逐步調高,當聽到繼電器觸點吸合動作聲時,此時的電壓值即為(或接近)繼電器的吸合電壓。額定工作電壓一般為吸合電壓的1.3~1.5倍。
在繼電器觸點吸合后,再逐漸降低電磁線圈兩端的電壓。當調至某一電壓值時繼電器觸點釋放,此電壓即是繼電器的釋放電壓(一般為吸合電壓的10%~50%)。
(4)估測吸合電流和釋放電流:
將被測繼電器電磁線圈的一端串接1 只毫安電流表(可用萬用表毫安檔)后再接直流穩壓電源(25~30 V)的正極,將電磁線圈的另一端串接1只10 kΩ的線繞電位器后與穩壓電源的負極相連,如圖所示。
接通電源后,將電位器的阻值由最大逐漸調小,當調至某一阻值時繼電器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此時電流表的讀數即是繼電器的吸合電流(繼電器的工作電流一般為吸合電流的2 倍)。再緩慢增大電位器的阻值,當繼電器觸點由吸合狀態突然釋放時,電流表的讀數即為繼電器的釋放電流。
將繼電器與測量電路斷開,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磁線圈的直流電阻值,用測得的電阻值乘以繼電器的工作電流,得到的即是繼電器的工作電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