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是很簡單
使用一個空白的STC11F01按照下面的圖連接起來
通電之后LED有時亮,有時候不亮
那么引腳的電平是不確定的,
有時候是高電平,有時候是低電平
那么上電的一瞬間會有短暫的脈沖出現,
程序還沒有執行之前有誤操作
這個是不允許的事情
跟AVR的mega8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AVR的mega8默認是輸入,引腳的狀態完全是依賴外部的條件
網友評論:LZ測試有問題。
另外,在這里BS復位除數高電平的51,就是BSINTEL啊,這是INTEL定的規矩,各家51都是兼容的。
另外,在80年代開始8051還是做出了各種工業應用于全球,那時候,貌似還沒有AVR、ARM。。。
網友評論:對LZ無語!自己想辦法或換掉這種單片機!
網友評論:STC11F01的單片機哪個哥哥熟不?能破解不?
網友評論:STC的MCU出廠前封裝測試是100%測試的,最后下載的測試程序就是跑馬
燈程序,這個程序可以讓用戶在自己的板上檢查
硬件是否能夠讓MCU正常工作。
用戶自己寫一短簡單程序,就一條行代碼:
void main(void)
{
while(1);
}
這樣沒有對任何IO操作,然后下載都MCU,用多蹤數字
示波器(2蹤或以上)
測量,觸發用
電源上升沿,看IO在上電時是否有不確定的定平。實際測試會發現不會出現的。
幾乎所有各個51廠家的MCU,都是上電默認準雙向輸出高的,這個是INTEL在70年代定的標準。
51的準雙向口不是落后的結構,80X86等好象都是這樣的,做總線時容易簡單。
從偶個人使用來說,比如用軟件模擬I2C訪問時,對于PIC、AVR等等,要不斷的切換輸入輸出,而51就不需要。所以,我覺得PIC、AVR等,應該支持準雙向口才好。
偶認為,現在的MCU,不能做準雙向口(至少可以做OD輸出也行)的話,是有缺點的了。